目前分類:食品科技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8 Symposium of Nanotechnology and Safety for Food

(食品科技新趨勢研討會:奈米食品科技、食品安全與保健食品)

 

時間:2008 1112 (星期三)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 號)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

協辦單位:台灣食品科技學會、台灣保健食品學會、台灣公定分析化學家協會

補助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台灣大學生農學院

November 12, 2008 (2008 1112)

Time

Topic

Speaker

Moderator

08:30 – 09:00

Registration

09:00 – 09:10

Opening Remarks

Dr. Been-Huang Chiang (蔣丙煌)

(Dean of Academic Affairs, NTU)

Dr. Bao-Ji Chen (陳保基)

(Dean of College of Bio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NTU)

Dr. An-I Yeh (葉安義)

(Direct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NTU)

 

Session: Nanotechnology for food application

09:10 – 09:50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nanotechnology in US

Dr. Hongda Chen

(National Program Leader, Bioprocessing Engineering & Nanotechnology, USDA)

Dr. James Swi-Bea Wu (吳瑞碧)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TU)

09:50 – 10:10

Coffee Break

10:10 – 10:50

Use of nanotechnology to delivery bioactive lipids into functional foods

Dr. Eric Decker

(Professor & Director, Culinary Science Program,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10:50– 11:30

R&D of Sub-micron particulate materials for food-related applications: Taiwanese Perspective

Dr. Ke-Liang Bruce Chang, (張克亮)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11:30 – 12:00

Discussion

Three speakers above

 

p.m.

Session: Food Safety

13:00 – 13:40

Biosensor approaches for the detections of food pathogens

Dr. Shu-I Tu (涂書詒)

(USDA, ERRC)

Dr. Lucy Sun-Hwang(孫璐西)

(Professor of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NTU)

13:40 – 14:10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Dr. Daniel Yang-Chih Shih (施養志) (Bureau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14:10 – 14:40

The heat shock response of Vibro parahaemolyticus, a foodborne pathogen

Dr. Cheng-Chun Chou (周正俊)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NTU)

14:40 – 15:00

Coffee Break

 

Session: Functional Food & Paper Writing

15:00 – 15:40

Bringing functional foods to the market

Dr. Wally Yokoyama

(Research Chemist, USDA-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Dr. Chi-Tang Ho (何其儻)

(Professor II, Rutgers University)

15:40 – 16:20

Preparing a manuscript for 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Dr. Zhen-Yu Chen (陳振宇)

(Professor 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ssociate Editor, JAFC)

16:20 – 16:30

General Discussion

All speakers for the day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看,衛生署想把自己的公信力賠掉吧

(據我所知網路上,有人每天很辛苦的收集資訊寄給台灣的立委= =)

目前網頁為: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不過在之前:

「三聚氰胺」俗稱「蛋白精」,是一種白色、無味的化工原料,常用於製造美耐皿餐具、

建材、塗料等,具毒性,不可添加於食品(或食品添加物->被刪除了)

untitled2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細螺旋體病毒(Leptospirosis) 
 德州北部最近發生了這個事件。有一婦女星期天去划船,她帶了些可樂罐頭,放在小船的冰箱內。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創新構想類-RFID對於台灣食品營養產業的衝擊

王紀新

    大家都知道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 的技術在物流業者上的應用,以及倉儲控管甚至於食品安全方面的應用,如工研技術院在加工食品流通履歷上計畫努力,不過,我們所看到只有管理層面上,對於消費者切身應用上並沒有多大實際提升,我的構想是,RFID應用除了現今的倉儲控管,或者在冷凍食品運送過程中控制溫度的保持,來確保食品安全之外以及在超商或者超市使用RFID結帳或查價,我心目中RFID除了配合自動化超商以及超市的發展之外,更希望能夠結合所謂的烹調,以及家電的控管,如微波爐上面的應用,在微波食品上RFID除了現行物流以及安全控管以外,也可以藉由RFID,把該產品直接丟到微波爐,它就可以自行加熱,以現行的便利商店模式來看,ㄧ般的微波爐都要由店員來操作,因為怕消費者設定錯誤以及使用不當等等諸如安全以及各方面考量的因素,所以由店員來使用,不過在藉由RFID技術邁向所謂的無人便利超商或者是無人超級市場(量販店)的同時,便利性的配套措施也要一起執行,因此在開發新的技術的時候有很多新的構思在我腦中孕育而生。

    以我心目中的無人便利超商的構想為例,當你踏入便利商店起,你身上的RFID電子錢包受到感應,在一路口處的電子感應廣告看板,會先提醒你家裡的冰箱有哪些東西缺少了,看有沒有需要補充醬、米、油、鹽、醋等等,需要補充的,當然一進門的電子感應廣告看板也會給您最即時的特價資訊,以及從底下掉出你所需要的試吃品,在我構想中,消費者可以藉由這種動態式的資訊廣告,找到屬於自己最需求的廣告,而進行點選觀看,如果廠商有提供相關試吃品,產品就會自動落下,給予消費者最直接的促銷,這種觀念,就有點類似GOOGLE關鍵字行銷衍生而來。

    進入超商以後,選取自己所要的物品,接著進行所謂的結帳,藉由RFID的技術,消費者帶著自己的電子錢包,接著商品直接放進自己的袋子、包包甚至購物袋,經由RFID對於電子錢包直接扣款,東西也不用拿出就快速通過,省下了裝袋和結帳的時間,達到了所謂的便利性,成為真正的便利商店。

    在便利商店中買了冷凍食品或者所謂可以經微波加熱的飲料,也可以經由RFID,不需要經由店員的協助,更不需要你的大腦思考,直接將產品放進微波爐,不需要按鍵,只要將微波爐的門打開,將商品放入微波爐,微波爐內的感應器偵測到食品上的RFID Tag上的資料,自動啟動微波爐,並且自動設定在指定的時間,接著即可拿出食用,確實貫徹在便利商店上的便利性。

    在配合所謂的食品生產履歷上以及產銷履歷(Food Traceability)的新時代的政策的食品可追溯履歷,對於吃的把關,又有更進一步的保障,並且可以線上查詢資料,除此之外,我個人認為,也可以將各產品的營養成分資料也放進這個計畫範圍內,除了目前食的安全維護之外,更可以讓消費者對於自己的營養,以及健康的把關更多ㄧ層的認識,並且也讓RFID的附加價值提高,而不只是之於所謂為了食品安全而設計,更可以為了健康把關油然而生。

    當您回家以後,進入廚房,冰箱經由RFID的控管會告訴您冰箱裡的食物有哪些快過期了、放了多久並且也可以得知各產品冷凍、冷藏的溫度是否足夠,接著選取您要煮的食材,接著再由廚房中的一台小電腦藉由RFID的控管,您可以輸入您要做菜的人數,甚至這些人數中每個人所需求的營養素資料都含在其中,經由電腦的運算出這餐該使用這些食材的分量,並且由於有RFID的控管,知道您家中有哪些食物,它還可以列出缺少哪些營養素,給予您最佳建議選用哪些菜色,並且將食譜以及作法都一起列出給您參考,並且藉由AI (人工智慧)的學習模式,可以漸漸抓到這個廚房的每個人的口味,並且給予最佳的建議,除此之外,由於每餐都有紀錄,當您要做營養諮詢的時候,營養師可以確實掌握住這個家庭的狀況,並且對於每個人的判斷會更加精確,如果在醫學研究更為發達的時候,再搭配所謂的營養基因體學,更能精確給予每個人所需求的營養素以及所需,更能增進人民的健康。

    藉此搭配營養資訊學(這是我想出來的名詞,如有多冒犯請多見諒,因為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詞)的新世代的推廣,讓人們對於自己身體的健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配合針對每個人不同本身的營養評估,以及藉由RFID的完整蒐集,讓根據每位不同的人設計屬於個人專屬的保健食品,而不是像現今部分直銷業者的人云亦云的誘使大批消費者購買,或者是ㄧ罐保健食品跟仙丹ㄧ樣的賣到底,促使台灣保健生技產業再升級,將所謂營養保健科學化、專業化。

    在生技產業而言,目前台灣食品生技和農用生技的產值分別為百分之三十三和百分之十七,兩者相加起來在總體產值的百分之五十,恰為ㄧ半,這兩者分別佔據一、二名的位子,雖然說排名第六的生技醫藥為當紅的炸子雞,最有可能為未來的產業重點,畢竟它利潤高而且和普通的小分子藥物比起來生技醫藥 (包括抗體、基因治療等) 有研發時程短、被抄襲比較困難等優點。但是反觀所要付出的成本代價以及產業界的價值觀。發展目前台灣優勢的食品生技以及農用生技我覺得更貼近於民生,再加上台灣本來就很發達的資訊產業,無論是在食品產業或者營養產業上,另外小小觀點,個人認為與其跟全世界花大錢湊熱鬧拼生物資訊學,不如發展起屬於貼近於人類的營養資訊學,這些東西到最後還是會接軌在一起的,我國本來在農業專長的成就本來就不斐了,不要因為ㄧ窩蜂的熱潮而迷思本能。

    回歸到主題,RFID除了在便利商店所引領的改革以外,進駐於超級市場(量販店),我個人覺得要比目前所想像的無人超級市場(量販店)要更理想化,目前我所看到的規劃都是將RFID貼在商品上作為存貨管理以及在商品資訊機上方便商品資訊查詢,不過在我眼中的RFID我覺得不僅僅如此,當您踏進超級市場的一剎那,除了所謂的商品廣告機可以告訴您有哪些優惠、提供試吃品以及告訴您家裡還缺了些什麼之外,怎個超級市場(量販店)應該像一個小型的包裝工廠一樣,例如飲料,你可以直接點選你要多少容量包裝的飲料,它就會自動充填加包裝,可以避免過度包裝以及製造多餘包裝垃圾的問題,把所謂的包裝線拉進超級市場(量販店),依照顧客的需求選擇他們所需要的分量,需要多少牛肉、蔬菜、水果等等,都可以依照消費者的需求自動化包裝給予顧客,並且在最後貼上RFID讓消費者結帳,送去超級市場(量販店)的貨物以適當的貨櫃進行包裝,然後庫存控管送進去,進到超級市場可以直接接到自動化包裝設備,讓消費者直接進行選購,滿足這些有大量需求的顧客。

    消費者在結帳完,可以結合物流,將這些商品直接送貨到府,當然自動化的設備也可以結合網路訂單,看各地、各單位需要多少的量,藉由物流業者進行送貨,這樣可以舒緩超級市場(量販店)周圍的交通,台北市政府為了推行將路邊攤,為了建設起ㄧ流化的國際級都市,不是只是把量販店直接搬進市區,雖然量販店直接的進駐,可以吸引人潮,並且使得附近路邊攤量直接下降,不過相對的量販店進駐所吸引的人潮以及交通量,這個交通成本也要台北市市民來承擔,搭配著一流化著國際級都市規劃,配合著周邊配套措施,讓消費者可以輕輕鬆鬆的搭乘捷運去逛量販店,接著也輕輕鬆鬆的走出量販店搭乘捷運回家,過沒多久東西就直接藉由物流宅配送貨到府上,除此之外配合著網路訂單,也可以提供繁忙的人們,在寶貴的時間內完成購買民生必需品的大事,畢竟再忙除了也要喝杯咖啡之外,人們總是要吃飯的。

    配合著自動化包裝,ㄧ些組合性的方便性食物也可以入駐量販店,像我去年參加統一創意競賽所提的創意DIY,大概的內容為以「眼光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為目的,提供全國民眾一個享受、貼心、快速的外食新選擇。我們的經營理念是透過販賣機的重整重建,並融合當地文化,提供符合大眾口味之外食類型,並逐步推行健康外食這項新契機。以統一集團的泡麵為例,將各種的泡麵各種配料做分類和收集,大致分類為:麵體、調味包、油包、軟袋調理包以及其他類別,將這5大類分類處理。光就泡麵體的產品約有10種類型,扣除了快煮拉麵不能即時沖泡以外,其它皆可即時沖泡,可以就麵體的部份提供多種基底做為消費者的選擇(扣除生產線重複的部份)調味包、

油包:根據原有之調味包、油包擺出陳列,消費者需要什麼就選什麼。
軟袋調理包:這部份就是有待開發的另一個市場,如何讓方便麵除了方便之外,更領導新潮流,既方便,且有養生概念的產品產生,就得靠這塊市場的研發,把它加入方便麵的組合中,除了現有的產品之外,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雅瑜. 1998. 小麥大小顆粒澱粉的酵素降解特性.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106.

林坤三. 1998. 根莖類澱粉顆粒對alpha-amylase感受性之探討. 食品營養學系. 靜宜大學. p. 83.

黃博偉. 1998. 蛋白質含量、乳化劑種類及冷卻時間.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128.

紀如珍. 2000. 滾筒乾燥山藥粉末的復水與加工應用特性.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

杜至善. 2001. 顆粒特性對澱粉凝膠過程黏彈性質之影響. 食品營養研究所. 靜宜大學. p. 79.

徐嫚謙. 2001. 短鏈澱粉結晶小球的特性.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86.

莊志文. 2001. 低乳脂含芋類冰淇淋之開發. 食品營養學系. 靜宜大學. p. 114.

周文彬. 2002. 不同品種及栽種方式對於芋澱粉微細結構的影響. 食品營養研究所. 靜宜大學. p. 149.

周欣漪. 2002. 靈芝子實體與液態發酵生成之(1→3-β-D-葡聚醣的差異性.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

陳永軒. 2002. 化學誘變稻米品系之澱粉組成與物性差異.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80.

廖耀銘. 2002. 加熱與乾燥加工對山藥粉末理化性質的影響.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

林毓之. 2003. 山藥塊莖中植物類固醇之分析及其受加工之影響.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88.

張毅偉. 2003. 靈芝中具β-(1→6)分支之(1→3)-β-D-聚葡萄糖的性質與檢測.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176.

楊登傑. 2003. 台灣產山藥的類固醇皂素及皂配基分析與加工處理對皂素之影響.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215.

潘書毓. 2003. 台灣產山藥之酚類含量及抗氧化特性與加工的影響. 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 中國文化大學. p. 111.

蔣健興. 2003. 金線連水溶性多醣區分之組成與免疫活性分析.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117.

蔡敏惠. 2003. 交鏈修飾對短鏈澱粉結晶小球特性之影響.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

盧崇如. 2003. 基隆山藥區分物對大白鼠血糖與血脂之影響.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118.

蘇涵玉. 2003. 多醣/ConA錯合作用之探討.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

余嘉文. 2004. 同步分析山藥薯蕷皂配基與植物固醇方法之建立.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78.

李儀儂. 2004. 培養條件對靈芝菌絲多醣與其(1, 31, 6)-b-D-聚葡萄醣生成量及性質之影響. 食品科技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 p. 102.

阮昌庭. 2004. 臺灣金線連水溶性多醣分子結構特徵.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82.

林怡朱. 2004. 靈芝不同生長階段液態培養菌絲與子實體之水溶性多醣特性. 園藝學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96.

許俐菱. 2004. 以豆科為基質之靈芝液態培養物之水溶性多醣特徵.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105.

楊俐穎. 2004. 巴西洋菇水溶性多醣之特徵.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110.

王鐘凰. 2005. 利用乙醇劃分沈澱、超過濾與冷凍-解凍循環分離靈芝菌絲液態培養物中具分支之(1,3)-beta-D-葡萄聚醣.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72.

吳啟瑞. 2005. 利用不同直鏈澱粉含量之系列稻米品種為模式 探討影響澱粉膠體特性之因子.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96.

林惠美. 2005. 蓮藕澱粉顆粒結構之不均勻性與其衍生應用. 園藝學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208.

陳純敏. 2005. 澱粉糊精的物理性質與微波輔助之生產方法. 食品科技研究所. 臺灣大學. p. 94.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臭氧降解靈芝幾丁質製備幾丁寡醣之研究」計畫內容

計畫主持人所屬單位

學院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系所
食品科技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姓名 葉安義      email帳號 yehs

經費來源

國科會

計畫編號

90-2214-E002-035

計畫起迄日

90/08/01  至  91/07/31

「利用逆微胞自發酵液中分離幾丁聚醣脢及生產幾丁寡醣(3/3)」計畫內容

計畫主持人所屬單位

學院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小波先生專欄 財訊2006 年10 月號
科技農業是黃金產業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序號: 95006

日期: 2006/6/5 2006/9/29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