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食物可分為五大類,根據這原則,讓我們腦中先有個營養學的基本觀念吧!
(一)五穀及根莖類
合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醣)是能量的主要來源。如:米飯、麵、麥、馬鈴薯、芋頭、小粟、菱角、蓮子、太白粉、冬粉等。
(二)奶類
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蛋白質如鮮奶、保久乳、乳酪、酸酵乳等。
(三)魚、肉、蛋、豆類
主要供應蛋白質,如魚貝類、牛、豬、雞、蛋類、黃豆、紅豆、綠豆、豆腐、豆乾、豆皮、鮮奶、保久乳、乳粉等。
(四)蔬菜類
主要供應維生素A、C、礦物質及纖維質。如:波菜、胡蘿蔔、空心菜、小白菜、洋蔥、豆芽、碗豆、茄子等。
(五)水果類
主要供應維生素c及纖維質。如:柑、橘、檸檬、柳橙、葡萄、鳳梨、西瓜、香蕉、芒果、楊桃、李子、梅子、荔枝、龍眼、蘋果、梨子、批把、番石榴、木瓜等。
(六)油脂類
主要供給脂肪產生高熱量。室溫下為液體狀態稱為油,如:黃豆油、沙拉油、花生油、紅花仔油。固體狀態稱為脂,如豬油、牛油。
|
如何選購新鮮食品?
有了基本食物五大類的觀念後,那麼我們要怎樣來辨別食物是否新鮮呢?答案很簡單,只要細心的注意它們的外觀是不是有腐爛、蟲咬、破裂、變色或發霉等現象,大概就可知道了。
五穀及根莖類 選購米粒以質地光潔、粉屑少、顆粒完整、米粒飽滿較硬、量重、大小均勻、和沒有發霉臭味為佳。麵粉粉質乾爽無異味,色澤略帶淡黃色為佳。
魚類 新鮮魚眼睛呈水晶狀、透明、光亮飽滿,魚鱗整齊用手拉不易脫落,以手指按壓腹部有結實感,且富彈性,魚腮色鮮紅。
肉類 買豬肉時,要選設備清潔的肉舖,有冷藏設備及電宰證明單的更好。 鮮紅色的豬肉表示新鮮,肉色蒼白沒有彈性並且濕濕的叫「水樣肉」,肉質緊密乾燥而呈暗紅色的肉叫「暗乾肉」,吃起來都不可口。有不好氣味的豬肉表示不新鮮或品質不佳(如公豬肉等) 買豬內臟時,豬心要正常紅色,外表平滑沒有腫塊;豬腸要外表光滑,微微帶一點肉色;豬肝要暗紅色,表面光滑,沒有腫塊及白斑,紅織紋細,質地柔軟;豬肚要肥厚光滑,顏色正常。 購買其他肉類如牛肉、羊肉等,可參考購買豬肉應注意的要點。至於買家禽,活會要注意雞冠要紅,眼睛明亮,活潑無外傷,用手摸腹部光滑,肌肉結實,羽毛光潔;如果買宰好的家禽,要注意胸骨柔軟,皮膚細膩沒有瘡痕,脂肪平均分布,瘦肉多且有彈性不滲水。
蛋類 正常蛋呈妥橢圓形,鮮蛋的蛋殼表面較粗糙、無光澤、質地堅密、蛋殼完整、無破損或裂紋、污斑、泥土、血漬為佳。
乳品類 鮮乳的包裝標示應完整、無破損、內容物無酸味、無分離沈澱及黏稠的現象。選購保存期限內且保存於冷藏條件下的產品。奶粉選色自不成塊狀,選罐裝或不透明袋裝的產品。切勿買透明、塑膠裝的不合法產品。
豆類 豆腐、豆乾應無酸臭味及黏液產生。
油脂類 「選擇食物用油時,請依用途購買適合的不同油脂。如高溫炒作時應選用安定性高(AOM>30)且不易起變化的食用油;低溫使用如調製沙拉醬、蛋黃醬等冷盤料理時,以沙拉油較佳。購買時應選擇有GMP標記。來路不明及散裝的油請勿購買。」
蔬菜類 蔬菜選莖葉鮮嫩肥厚,葉面光潤、型態完整、沒有斑痕、破裂、無枯萎且有彈性、莖部豐碩、斷口水分充盈、無泥土附著者。應買未經洗過的洋菇及未經去皮的蘿蔔,多選擇綠色或深黃紅色的蔬菜。
水果類 水果應選果皮完整、顏色鮮豔、水分多、無腐爛或蟲咬、破裂等現象者,以當季盛產或大量生產者為佳。 |
如何選購包裝加工食品?
了解新鮮食物的選購外,您一定也想知道怎麼選購速食食品、飲料、醬油、罐頭、醬菜、醬瓜、餅乾、蜜餞等包裝加工食品。以下提醒您一般的選購原則: |
|
1.標示要完整,購物時請認明品名 、內容物名稱(重量、容量或數量)、食品添加物名稱、製造日期 、(或有效日期)廠商名稱及地址。 2.進口食品應有清楚的中文標示。 3.乳品應加標示保存期限以及保存條件。 4﹒冷凍食品應加標示類別(如:冷凍鮮魚貝類、冷凍食用鮮肉類、冷凍生食用魚貝類)、保存方法、保存條件。需調理後供食者,應標明其調理方法。 5﹒另外應就產品外觀查看是否無變型、無異味、或其他無變質現象。 |
|
| | |
kissin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